班级管理金点子 (13)——数学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考核细则
昨天刚刚制定了班级的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考核细则,今天我在批改29班作业的时候,也一样的打A,B,C,D等级,立刻想到,我自己的班级有了关于作业的考核细则,而我带两个班级,应该一视同仁,在数学学科上应该一样的制度,所以立刻思考两个班级的数学学科的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的考核细则,为了体现于班级综合素质考核中的作业管理这一块的一致性,我就在班级的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的文档的基础上做出了修改,修改的只要地方就是:
1、 表格里面直接就是数学的得分;
2、 得分处理上采用了奖惩制度:以一个月为基本单位,如果得分为a(a>0),则赢得a本草稿本(或透明胶带);如果得分为b(b<0),则向班级贡献b本草稿本(或透明胶带)。
特别是得分处理的奖惩制度,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奖惩的物品就是做数学作业中常用的草稿纸和透明胶带,而这些东西,小店里都有卖的,也不贵,也就是1元或0.5元,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意识。做好的同学可以从中得到奖赏,奖品不多,但是它代表着对作业上交和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的认可,做的不好的,也就是向班级捐献一些草稿本和透明胶带,让他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够好,以后努力改正,端正做作业的态度。
关于细则,我也向学生做出了解释:“作业完成的情况的等地是由我打的,只要你认认真真的做,及时又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抄,你做作业的态度我是能够看得出来的,特别是书写,要认真规范,老师一下就能看出来,只要你认真,态度端正,我一般不会给你打D的。”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新马中学高二追梦(22)班数学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考核细则
按时上交作业是一个中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到我们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分析原因,便于与同学个体进行交流,也便于制定课堂教学计划,解决同学们的疑难问题等。为了了解同学们的作业上交情况和督促同学们按时保质保量的上交作业,特制定高二追梦(22)班作业上交及完成情况考核细则。
一、考核细则
1、作业一次不交,扣2分,迟交,扣1分;(课代表上交作业后一节课内上交的算迟交,两节课时间内还没有交的不交)
2、每次作业由各组组长或者本组指定的学科负责人统计,报给课代表,由课代表记录,用两种颜色的笔:迟交作业用黑笔,未交作业用红笔。表格中直接给出得分。
3、抄作业者,一次扣3分,由课代表负责主要监督并记录,各组组长督查,并做好记录上报给课代表;
4、统计表格张贴于公示栏,每天由各科课代表整理完作业后填写,由学习委员监督,全班公示;
5、 作业下发后,由各组组长或者本组指定的学科负责人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得一等者每次加1分,比如:“A” 、“优” 等,得末等者每次扣1分,比如:“D” 、“差”等。
6、每人一个月范围内可以允许一次不交(课代表记录好,用★标注)、两次迟交(课代表记录,用▲标注),机会用完,开始记录;
7、一张A4纸一般可以用半个月,一张填满,更换新的一张。学习委员将表格上的情况录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统计表的学习常规部分(一周录入一次),纸质文本留档,以便查询核对;
二、得分处理
1、以一个月为基本单位,如果得分为a(a>0),则赢得a本草稿本(或透明胶带);如果得分为b(b<0),则向班级贡献b本草稿本(或透明胶带)。
2、得分公示,并向家长汇报。
本方案 2012年3月24日开始执行。
本方案的解释权在22班数学老师!
评论